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城市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采用
钻孔灌注桩作为工程桩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
钻孔灌注桩具有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桩径桩长变幅大,噪声震动小等优点,但传统的施工工艺由于桩底沉渣、桩侧泥皮、桩侧土松 弛及桩端土层回弹等各项因素的影响,成桩质量离散性大,单桩承载力较不稳定且桩基费用较高。为提高单桩承载力、节约工程造价并减小成桩质量的离散性,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已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其对提高
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减小桩基沉降等方面作用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该技术在浙江台州等土质空隙大、扩散性好的软土层或碎石层丰富地域尤为适用,可大幅度提高桩强度。
一、技术简介及原理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钻孔灌注桩成桩且桩身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采用高压注浆泵通过预埋注浆管注入水泥浆液的施工技术。该技术通过浆液渗 透到疏松的桩端虚尖周围的土壤中,结合形成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并随着注浆量的增加,水泥浆液不断向由于受泥浆浸泡而松软的桩端持力层中渗 透,增加了桩端的承压面积,同时相当于对
钻孔桩进行扩底。当水泥浆液渗 透能力受到周围致密土层的限制,使压力不断升高,对桩端土层进行挤压、密实、充填、固集、渗 透,将使桩底沉渣、桩端受到扰动的持力层得到有 效的加固或压密,改 善了桩、土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桩周围土体的承载力,从而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和基础的沉降、不均匀沉降。
二、施工工艺和要点
钻孔灌注桩施工→钢筋笼预置注浆管→浇注桩体混凝土后12h内清水疏 通注浆管→7天后开启注浆管,使浆液均匀加入,加固土体→注浆量(或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止注浆
(1)压浆管的制作
(2)压浆管的布置
(3)压浆时间的选择
(4)压浆施工顺序